就是那麼突然的,本來想去韓國滑雪,但是又覺得韓國沒什麼景點,韓劇中的景點又不特別吸引我,於是在想著要看雪的同時又要掌握旅遊品質的考量下,上網搜尋後,目標忽然直指北京。
六天五夜,景點涵蓋紫禁城、長城、明十三陵、天壇、頤和園、盧溝橋等等,全是我最嚮往的地方,不到兩萬塊的費用,還有全聚德烤鴨和仿膳,二話不說,鼠標輕輕一點,報名啦!
就這樣,我到了北京。
由於從來沒有去過下雪的地方,一月的北京又經常在零度以下,一想到得在零度以下遊玩,所有的重裝備就全部出籠了。
雪衣、厚手套、毛線帽、毛襪、圍巾、暖暖包、長統靴等等,凡是跟御寒有關的東西,全都進了我的行李箱,這次旅遊的陣容空前浩大,是以往去熱帶國家輕裝簡行的小包包不能比擬的。
儘管已經準備了許多,還是不斷向四方好友打聽我到底還要準備什麼。結果,我虛心請教所得到的答案統統都不一樣。
剛從北海道回來的鄰居言之鑿鑿地向我保證,下雪一點都不冷,他只穿著一件羊毛內衣外加一件羊毛毛衣,再穿上雪衣,不用帶帽子也不用戴手套,因為走一下路就開始覺得熱,所以不用準備太多東西。
嗯,那我那幾十包暖暖包是否可以不用帶?羊毛內衣也可以少帶一件,羊毛帽也許也可以免了,因為羽毛外套上就有帽子了。
另一個曾經在去年十二月去過北京的人卻以恫嚇的口吻告訴我,御寒衣物一定要準備齊全,因為他去年在那裡差點被凍死,他叫我一定要多準備衣服,褲子一定要穿兩條,襪子要穿兩雙,口罩絕對要戴,耳罩也不可以忘記。
這下子我被搞糊塗了,望著那一大箱子的衣物,不知道是要多塞一條圍巾還是要減少一件毛衣,著實困惑不已。
後來,我抱著寧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無的態度,全部都帶,羊毛襪還特地去買那種長到膝蓋的,手套也跟人家借羊毛的質料,自己還帶了一雙外層是皮製、內層是兔毛的手套,心想天氣若不太冷就戴羊毛手套,很冷就帶皮製手套,可以擋風。
上了飛機,雪衣還不敢托運,一路帶在身邊,預防在機場就被冷死。
結果被導遊笑得半死,因為機場裡面有暖氣,車子就在機場外面等,走出去不用五秒鐘,吹一下冷氣進到車內就又是暖氣了,再來直奔酒店,根本不會冷到。
這下子我糗大了,虧我整個航程都抱著雪衣不放,還不敢把它放到置物箱,怕下飛機時會忘記帶走,這下子真是成了名副其實的鄉巴佬了。
進入北京城的那一夜感覺很奇怪,既興奮又冷靜,千年來的古老空氣在酒店窗外靜悄悄地流動著,因為氣候乾燥得讓我無法入睡,所以推開窗戶,俯瞰著與酒店的現代成鮮明對比的古老房舍,房舍的灰色屋頂有著昨夜的積雪,想著明天可能可以漫步在雪花中,我高興的期待掛在天邊的月亮能夠早點被烏雲掩蓋。
結果,期待落空,除了我們抵達的前一天有下雪之外,我們抵達之後就把台灣的熱度帶到北京,溫度雖然始終維持在零度到一度之間,但由於濕氣不夠,完全不見紫禁城的屋瓦被皚皚白雪覆蓋的優美景致,只有被掃到樹底下的積雪,象徵性的告訴我,我真的來到下雪的城市了。
天氣到底冷不冷呢?答案揭曉,天安門廣場跟紫禁城因為颳大風,靴子、毛襪根本不管用,腳指頭又麻又痛。導遊看我們冷得嘶嘶叫、痛得直跳腳,嚷著說不是告訴你們要穿兩雙毛襪才夠嗎?問題是,穿兩雙毛襪,腳塞不進靴子嘛!
我苦著臉,這時才真正體驗到什麼叫寒風刺骨。
而且,手根本不敢伸出皮手套之外,一伸出來就有如萬針穿身,痛得要死,別說我特地帶去的攝影機,就連伸出來按個數字相機的拍照按鈕都無法做到,因為手指頭已經凍得不聽使喚了。
好笑的是,在天安門廣場我們有付費請人拍照,大夥兒看著拍出來的照片笑到不行,因為大家裹得像一團粽子,圍巾打了好幾圈,兩隻手帶著又厚又大的手套,只露出兩個眼睛,活像到了北極,還因風沙太大眼睛不太敢睜開呢!
在天安門廣場逗留拍照之後,就進了紫禁城。紫禁城有多大呢?我只能告訴你,我們一路前進,參觀了幾個電視上常見的宮殿和后妃寢宮,隨便看了一下就耗掉一整個上午,而且它還有半邊封閉不准參觀,我想要是認真的參觀每一個宮殿,大概三天也看不完吧!
六天五夜的北京行,雖然認為值得,但是卻覺得太過走馬看花,光是紫禁城,我就覺得應該安排一整天,細細的參觀瀏覽,所以我想下次應該自己去,不要跟團,這樣才能慢慢的欣賞紫禁城的壯麗與莊嚴之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