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,沙如雪到底是不是當年那個「雪」?
我也不知道。
喂!喂!別急著丟雞蛋過來OK?除非它是金子打的!
只因為我是作者,我就必須什麼都知道嗎?錯!主角心裡其實也是有著屬於他們的秘密,連作者都不給知道的。我和大家一樣好奇呀!可是他們倆就是不說,我有什麼辦法呢?
經過我多方訪查的結果,全世界好像只有沙如雪和柯納兩個人心裡有數。等哪一年他們兩個心情好一點,或者會透露給大家也說不定。
無論性格多麼樂觀、開朗、光明、愉悅的人,天性中必然有著陰暗的一面,尤其在荷爾蒙最橫衝亂撞的成長期,心裡那只黑暗的小魔鬼簡直無所不在。這個故事最原始的成形,就是在我的「小魔鬼」最猖獗之時——青春期,而且故事本身的架構已非常完整,我幾乎沒有對情節做任何變動。
其實我平時就沒有看軟性小說的習慣,大多是讀一些硬邦邦的東西,對言情小說的涉獵不多。腦中會有如此「羅曼史」的故事,連我自己都很意外。這和什麼「同行相忌、文人相輕」的情結無關,純粹是個人閱讀興趣的取向而已。
真要說我對羅曼史接觸最多的時期,大約就是學生時代吧,當時的小說產業不像現在這麼發達,市面上看得到的,大都是一些國外的翻譯小說,班上一堆女同學哈翻譯小說哈得不得了!若有人上課時間相互傳書,經過我座位的都會被我攔截下來,三十分鐘之內快速啃光,然後再往下傳去,遠方那個「目的地」通常只能用眼光謀殺我,徒呼奈何。
畢業之後,我就幾乎和羅曼史、文藝小說絕緣了。直至現在,對言情小說的「流行現勢」,也幾乎都是透過熱情讀友們寫來的e-mail或信件,才窺知一二。可想而知,我這樣的性情最後跑來寫言情小說,有多少個老朋友跌破眼鏡,後來他們一致的結論是:八成是我以前學的那些戲劇原理、戲劇導讀或電影原理造的「孽」。
所以,親愛的讀友,當你們問我喜歡看誰寫的小說而我答不出來時,就是真的答不出來。我怕我如果回答個「XXX寫的犯罪分析實錄」,你們可能會決定演練給我看。(幸好現在死黨紀真復出了,我總算有個名字可以填空白。噢,對了,還有老吳,我不會忘記你的。)
也常有讀友寫信來問,凌某人寫小說的角度或措辭,有時會和其他作者不太一樣。答案就是如此了,因為我不知道怎樣的寫法才叫做「和別人一樣」。
也因為受到遙遠而稀薄的翻譯小說影響,在《灰雪》這本書裡,情節的安排上都可以看到一些翻譯小說的影子——陰暗、秘密、高大強壯的男主角、死亡、兩張相像的臉孔、計謀……等等。
有一點我覺得滿好玩的!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?早期的言情小說,好像只要富家女與男人私奔,那個對象一定都是窮畫家。我自己寫到女主角父母的那一段時,赫然發現,當年我也很「合群」地把它設定為「父親是窮畫家」,呵呵,真可愛!我頑心一起,便把這個歷史悠久的「傳統」給它延續下去。
當然,現在的我可以在劇情裡添加更多調味料,可是轉念想想,這個故事屬於十五歲的凌淑芬,硯在的我好像沒有什麼權利去更動它,所以,就算是忠實記錄自己的成長痕跡吧!
我不常寫以男性觀點為主的小說,本書卻幾乎通篇如此。那是因為我一開始的設定,就打算把女主角放在一個比較難以捉摸的位置,如果太常以她的觀點來描寫事情,就失去那種神秘感了,這算是個人的另一種嘗試吧!
雖然是盡量「忠於原著」了,可是年齡和智識已大不相同,許多「現在的我」的觀點仍然流露在裡面,而前半段男主角在美國州際公路間跑來跑去的片段,更投射了我長大後赴美求學的影子。
之前曾經在回讀者來信時,聊過角色設定的問題——為什麼許多小說裡,男女主角的性格都會故意塑造得南轅北轍?
在這裡,凌某人稍微來掉個書包。
戲劇學裡有一個概念,叫衝突性(conflict)。「衝突」是戲劇的基礎,沒有衝突性,就沒有戲劇性(dramatics)。
什麼叫衝突呢?不是兩個角色互相叫罵的那種「衝突」。
所謂「衝突」,包含人物背景的衝突(像羅密歐與茱麗葉,兩個人來自於敵對世家)、觀念的衝突(性解放對上性保守)、興趣的衝突(愛玩的女孩對上愛泡圖書館的男孩)、人物性格的衝突(急躁的人對上慢郎中)……等等。
因為這些「衝突」而產生了「對比」,進而衍生了戲劇性,最後形成一個劇本、一部小說、或一出電視劇。
所以我喜歡寫各式各樣的對比性人物,包括木頭人愛上豪放女、豪放男遇到木頭女、新好男人遇到新壞女孩、新壞男孩遇到新好女人,也包括您手上的這一本,直爽熱情的血性漢子對上一個神秘迷離的內斂女子。
從我最初的設想開始,這個故事就充滿複雜性。它岔出了許多枝節,每個枝節的主角人物或陽光型、或內向型,性格背後都充滿黑影。(果然什麼時期的心境就想出什麼樣的「鬼」故事。)
故事的背景乃一個龐大而繁雜的家族,而且,這不是一個快樂光明的家族。它充滿了不可告人的秘密,幾個纏綿其中的主角們無不想盡辦法,替自己殺出一條血路。
看起來很可怕對吧?現在想來,我也覺得有點悚然,不太能明白年輕的「凌淑芬」為何隱含這樣激烈的內在。
但,它曾是我的一部分,現在多少也保留著一些類似的本質。(人類的性格是很複雜的,不像小說裡的「貧血人物」,好處理多了。)
所以,算是忠於自己的成長吧!我成為一個說書人之後,就開始想把以前腦中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。
扯了這麼多,到底結尾的沙如雪是不是當年那個「雪」啊?
乾脆來辦個有獎征答好了……
咦?
這真是個好主意!我很久沒辦贈書活動了哩!呵呵呵!好好好!來來來!
讀友們,這樣吧!大家看完書之後,請從書裡的字裡行間來推敲,說說看您認為沙如雪是不是當年那個雪。也就是說,從火場裡活下來的人,到底是誰?
不要亂蓋哦!要有依據,分析得很有邏輯才行!
我想想看我要送什麼東東好呢?如果是送新書就太平常了……嗯……
好吧!來送二手書!
話說每本書出版之後,我收到作者贈書,都會拿來再翻看一次,這次就把那些被我翻看過的二手書拿來當贈品!如果上面有什麼特殊的摺痕或記號,我還會附上親筆說明,告訴您那個mark的由來。
「凌淑芬的二手書」就定五個名額好了。
據說舊作《冷冬寒梅》已經絕版了。不少讀友向出版社訂不到,還轉而寫信來打我作者書的主意。其實我自己手邊也只剩下兩本而已,這次就提供其中一本做為二手贈書之一吧。
先說好,這五個名額是我自己挑選的,也就是說,我會依照各位讀友的答題「精闢」程度來決定由誰獲得,不是隨機抽獎的。
另外,徵得出版社贊助,願意再提供五本新書贈送,這五個名額就以抽獎方式來決定了。
所以,噹噹噹!活動出爐——
有獎征答
第一題,您認為,當年逃出火場的雙胞胎倖存者究竟是姊姊宜雪,或妹妹如雪?
請說明您的推理原因。(這一題寫得越詳細越好。)
第二題,不管從書中的推理如何,您心裡其實比較希望倖存的人是姊姊宜雪,或妹妹如雪?
(這一題只做統計用,告訴我答案就行了,當然您要寫得很詳細,我也不反對。)
請將答案寄回:台北市南京東路五段二百三十四號十一樓之三,禾馬出版社凌淑芬收,郵遞區號是1O5。
獎品有兩種——
一、含《冷冬寒梅》在內的「凌淑芬二手簽名贈書」:五名。
二、簽名新書:五名。
真是巨大的轉變啊!相信我,在寫本書的後記之前,我自己也沒有料到最後會蹦出這個活動來。
對了,抽獎活動只限「實體信」的參加者,地區國家則不限,請大家不要用e-mail的方式。(不然怎麼「抽」獎?)
感興趣的讀友們,一起來共襄盛舉吧!
※凌淑芬的e-mail:sflno04@ms22.url.net.tw